“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3年8月,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简称“双百行动”),韶关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与南雄市结对共建。广东省教育科技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成果展示暨交流活动即将在南雄召开,即日起,南雄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双百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产业向“新”。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结对共建以来,两所学校充分汇聚高校科教优势,强化科技引领产业提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在珠玑镇梅关村的韶兰(南雄)种苗培育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无菌工作台前进行精细的蝴蝶兰种苗接种工作。该中心是“双百行动”引进的韶关学院全知识产权蝴蝶兰项目,种苗的培育依托了韶关学院科研团队的全面技术支持,可年生产蝴蝶兰种苗360万株,开花株2万株,总产值约1000万元。通过盘活梅关村闲置资产,韶兰(南雄)种苗培育中心于今年9月建成投产,采取“院校+政府+企业+农户”运营模式,助力梅关村以及周边村的村民就业。
珠玑镇梅关村村民 肖水连:我们是从9月22日开始工作的,要靠眼睛、手法熟练,觉得还可以,在家里工作能带小孩。
据了解,该培育中心每年可为村集体、村民增收130万元,将全力打造成韶关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推动科技成果惠农兴农,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珠玑镇梅关村党总支书记 赖耶林:现在是有16个村民在这边就业,我们即将开第二个接种车间,全部运营之后,就有20到30个人在这边工作。这个项目落地梅关村,为村集体增加7-8万元的收入。
30公里外,在“水口战役”发生地水口镇,韶关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肖仔君正与村干部商讨推进第二批广府藤茶的生产筹备。自“双百行动”开展以来,肖仔君领衔的科技特派员团队经过多轮实验,在因“水口战役”而得名的“红军茶”的基础上,研发出了广府藤茶饮料,并于今年8月上市,销售近10万瓶。
韶关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组长、韶关学院食品学院副院长 肖仔君:目前反馈的效果还是比较良好。针对不同的人群,后续有系列的产品出来,我们也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做好,用我们的专业优势,利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除了赋能乡村产业,在工业方面,韶关学院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精准服务南雄精细化工园区。其中,以科技支撑广东自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化工产品生产工艺、成果转化等方面提质增效,今年联合研发了六款新产品上市,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同时协助企业荣获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称号,并为企业规划设计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气雾剂生产线,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广东自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青坡:完全投产以后,将为我们企业带来至少2亿元以上的产值,提供纳税都不会低于1000万元,也会有助于自由能打造气雾剂全产业链平台的发展目标,助推我们自由能的产品走向全球。